看點網訊 www.zlook.com 今日,由阿甘執導,李東學、何潤東、夏梓桐領銜主演的3D熱血硬漢動作電影《鋼刀》正式登陸全國院線。在片中擔綱男主角的李東學也于上映前發布了一篇長微博自白信,不僅述說了他與《鋼刀》結緣的過程,更講述了許多發生在幕后,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通篇娓娓道來,雖然文字中暗藏著他為戲付出的血汗,但是文字間卻又頗有寵辱不驚的豁達,令人欽佩不已。
李東學告白《鋼刀》 文字質樸感動網友
李東學在自白信中訴說了與電影《鋼刀》的結緣過程,同時以一個劇組成員的身份,回憶起與“戰友”們共同度過的種種困難,令人意想不到的拍攝“拉鋸戰”,全綠幕的拍攝片場,親自彈奏鋼琴曲,拳拳到肉的近身搏斗。當然也有遇到同懷電影夢想的知己兄弟,看到努力成果時內心難以抑制的激動喜悅。李東學細數著與這些“兄弟們”共度的時光,一一談起他們的堅持,文字質樸,令人動容。很多粉絲看到后紛紛給李東學留言表示:“兄弟們的努力,你都記在心里,你的付出,我們都看在眼里!”
揭秘李東學幕后血汗史 首映口碑爆棚圈粉無數
事實上,正如粉絲所說,李東學在幕后為這個角色付出了許多的血汗。長達兩年的拍攝,停拍三次,經歷了四個階段,這不僅對演員的演技是一個考驗,更是對心理素質的磨煉。兩年間,李東學為角色剃了四次圓寸,對此他大方表示外形只是一方面:“上戰場就要有個上戰場的樣子,但比發型更重要的是眼神。經歷過戰爭洗禮的人眼睛里是有內容的,所以這個角色最大的特質就是這種蛻變,從一個單純男孩到成熟男人的成長過渡。”除了在人物內心戲上潛心鉆研以外,李東學更在動作戲上下了不少苦功。據透露,片中的“雙東”終極巔峰對決拍了整整一夜。李東學原本已經到了收工時間,但此刻狀態正好,他就向導演提議趁熱打鐵,將這場重頭戲拍完。然而沒想到李東學越來越入戲,酣暢淋漓的拍攝又讓他迸發出了更多靈感,“我們一直拍到了第二天早上,連軸轉了24小時,但是我感覺拍得非常過癮。就像當年在電影學院時一樣,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一起努力拼命。”
在《鋼刀》首映結束后,不僅一些有幸提前觀影的網友也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的票根并發表觀后感,這部風格化影片更收到了許多業內專業人士給予的肯定。“弟弟”李東學與“哥哥”何潤東在該片中的表現各有千秋,兄弟間的廝殺也非常精彩。而有看過電影的網友表示,李東學角色前后期的變化尤為搶眼,“一開始被李東學的呆萌笑到肚子疼,五年后的他又霸氣十足,但是又能感覺到他內心的無奈和細膩,感覺李東學這次的角色很有層次。”還有觀眾直接以“拼命三郎”來形容李東學,“終極對決太燃了!又想到那些幕后的故事,被李東學圈粉了,他是一名真正的演員!”
李東學微博自白信原文如下:
戰爭類型的電影,應該是男演員們都所期望演繹的,因為“戰爭”二字里面,復合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大至信仰,情懷…小至別離,生死… 2012年的那個夏天,阿甘導演找了過來,邀請我參演一部驚悚電影,由于個人原因我拒絕了,于是甘導又邀約在他的放映室觀看了當時尚在實驗階段的一個demo,也就是《鋼刀》的前期預演:黑白3D影像,動漫而又凌厲的畫風,讓我想到了形式感極強的好萊塢電影“罪惡之城”,但與之徑庭的是我們所要表現的情境,場面及故事的情感,更具東方的人文色彩。況且這一類型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沒有過,而電影本來就是實踐的藝術,需要大膽的嘗試,于是我與甘導一拍即合。在接下來哥哥(王炳生)的人選幾經反復,鎖定Peter(何潤東)后,我們便開始了超出預料,長達兩年的拍攝征程,兩年的拍攝期里我們停拍三次,經歷了四個階段,頗為波折,我和Peter還曾開玩笑說:甘導不是王家衛,我們也比不過梁朝偉,張國榮,“鋼刀”這把刀是否能夠磨好出鞘,我們誰也不知道…盡人事,安天意吧。 但令我感觸的是我的那些“戰士”兄弟們,他們的戲份不多,很散。可是兩年來,每一個拍攝階段他們都在,他們愿意隨時放下手上事情,在別的劇組請了假,也要回來把“鋼刀”完成。因為他們對這部電影有信心,他們喜歡這部作品,不愿意留遺憾。所以這也激勵著我必須站好這最后一班崗,堅持到底。這不僅是李東學的作品,更是所有主創“戰士兄弟們”的作品,不能留有遺憾… 在2014年3月14日這一天,拍攝階段殺青了,眾主創一番唏噓,舉杯而散。但這把‘刀’依然沒有磨好,還有漫長的后期制作,這個接力棒就交給那些數字工程藝術家們了…… 又是一個夏天到來,2015年7月我接到了配音通知,在配音室里看到了近乎完成的《鋼刀》,所有在場的人都很興奮,激動,包括第一次觀看的配音工作人員們。大家都感慨一直以來的付出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完成了一件事情。 情不自禁之下我給Peter發微信,告訴他大家的反饋,正在拍戲他知道了也很興奮,跟我說這是他從影十幾年以來付出最多,演的最high的一次。的確如此,Peter在《鋼刀》里奉獻一次非常華彩的表演,狂野殘暴過后又令人同情。可能這也就是戰爭片所能賦予演員們的能量吧。 在隨后韓國配樂大師李東俊的操刀譜曲下,《鋼刀》的情感表達的穿透力繼續拔高,更加的悲憫,極具感染。不知道這算不算這部電影的運氣… 即將到來的5.20這個特殊日子,電影《鋼刀》即將出鞘,能有多鋒利,能斬下多少票房,我并不奢望,但是“鋼刀”鑄造的過程中凝聚的勇氣,力量和堅持,我和所有的‘兄弟們’都經歷體驗過,足夠了。 《鋼刀》不是故事,而是一首悲愴的“訣別詩”。戰場上兄弟二人的如此相愛相殺,到是應了南斯拉夫導演庫斯圖里卡的那句名言:沒有兄弟的殘殺就不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