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www.zlook.com 作家是如何走上創作道路的?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受邀來到《同一堂課》的張悅然卻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如何變成“寫故事”的人。浙江衛視博實樂《同一堂課》第七期將在本周日播出,繼上期節目中王珮瑜帶學生學唱京劇,這期知名小說家張悅然帶學生們走進胡楊林講解宋詞《虞美人》。她來到黑泉小學,與學生一起度過三天的語文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對語文不感興趣,不喜歡寫作文,張悅然就分享自己的寫作啟蒙,那么,張悅然究竟是受何影響走上寫作之路的呢?
“胡楊樹秋天的時候特別像搖錢樹”,張悅然不禁被孩子可愛樸實的話語逗笑,他們師生一行人來到胡楊林上戶外課。在解釋完“一江春水向東流”里的“水”的意象后,張悅然對孩子們說,“我今天要給你們講一個和落葉有關系的故事”,學生們聽到有故事紛紛翹起腦袋、豎起耳朵期待著。隨后,張悅然講述了歐亨利的經典短篇小說《最后一片葉子》,該作描寫一個窮女畫家瓊西得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她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窗外一棵常春藤樹的最后一片葉子,即葉落就死去。為了幫助瓊西戰勝病魔,一個落魄失意的鄰居老畫家貝爾門,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爬到磚墻高處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長春藤葉,給瓊西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葉子,而貝爾門老人卻因著涼而染上嚴重的染肺炎而去世。故事講完后,孩子們陷入了悲傷的情緒,但張悅然卻告訴孩子們,“我就是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聽了這個故事,特別感動,這個故事讓我記得了生命的活力與溫暖,所以我后來特別喜歡作文課,也影響了我的寫作,讓我從一個聽故事的人變成一個寫故事的人”。聽了張老師故事的孩子們不禁陷入沉思中,在胡楊林的某處,孩子們真摯的情感也逐漸流露。
張悅然在采訪中也表達了對學生的期望,“我希望能把我自己的故事傳給他們,因為語文對年輕人來說是個打開世界觀的過程,意義非常巨大,當有一天回想起老師的話,覺得有道理,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也希望有一天他們也可以成為一個制作故事的人”。張悅然帶學生在戶外學習,讓課本里的宋詞變得生動起來,讓學生置身大自然的環境中,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詩歌中的意境。與教室中的學習相比,戶外教育給予學生最直接的體驗機會,而且張悅然懷揣初心給學生講寫作啟蒙故事,扭轉了學生不喜歡作文的情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熱情,激勵他們在作文中取得突破,也為他們播下了名為“寫作”的希望之種。
張悅然在節目中分享寫作啟蒙故事,未來幾天的課堂中,她和學生們還有哪些溫暖的故事呢?本周日21:10,浙江衛視博實樂《同一堂課》,溫暖與感動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