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www.zlook.com 弘揚傳統國學、探索教育多樣性,博實樂《同一堂課》將在本周日迎來第九期節目。本期節目,實力唱作男歌手品冠成為新任代課老師,他來到廈門市鼓浪嶼人民小學講解蘇軾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課堂上改編歌曲《童年》,教導學生要學會運用聯想思維,理解借物抒情。那么,品冠到底是如何改編《童年》的呢?
品冠初入教室就受到了當地學生的熱烈歡迎,簡單的自我介紹后,品冠以唱歌的方式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充滿童心的他給學生們演唱了一首小虎隊的《紅蜻蜓》:“輕輕地吹著夢想慢慢地升空,紅色的蜻蜓是我小時侯的小小英雄”,他抱著吉他在講臺上自彈自唱,輕快歡樂的曲調感染了每個學生,學生們一下就被他的歌聲吸引了,課堂氣氛十分熱鬧。
進入正式課堂教學,他先是發現學生們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十分熟悉,因此就決定把這首詞唱出來。這首詞以月起興,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念,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中,表現出蘇軾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悠揚的吉他聲回蕩在教室,品冠的清澈干凈嗓音流淌開來,學生們也不自覺地跟著哼唱,仿佛在曲調中聽懂了蘇軾的思念。詞中有許多借物抒情的歌詞,品冠就聯想到了羅大佑的經典歌曲《童年》,他講解歌詞中的池塘、操場、知了等景物,對比詞中的明月、瓊樓玉宇、青天等景物,告訴學生們“無論是百年前的古詩詞還是現今的流行歌曲,都有共同的表現手法,借物抒情”。令人驚喜的是,他又即興改編起《童年》這首歌。“一邊是功課,一邊是玩樂,左右為難的童年”,品冠輕輕地唱著。它讓人追憶起童年中那燦爛美好的部分,也讓人回想起那些曾經的學習苦惱,讓學生明白正因為快樂與苦惱的交織,才構成每個人多彩獨特的童年。課堂上,品冠與學生們發揮改編想象力,一起彈著琴,唱著歌,也令人不禁回想起童年里獨屬于我們自己的“快樂與憂愁”。
品冠到底將《童年》改編出了什么效果?教導學生學會聯想,運用借物抒情表現手法的他,還會在后續課堂上有哪些精彩表現?本周日21:10,請鎖定浙江衛視看博實樂《同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