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www.zlook.com 上周六,由東方衛視和TVB攜手推出的公益紀實節目《加油!小店》播出了第三期。播后,話題#上海90后女生收藏上百件古董旗袍#登上微博上海同城榜第九位,#港姐和旗袍的適配度# #為什么說傳統技藝需要年輕力量#等節目話題也引發熱議,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截至目前,節目微博主話題#加油小店#閱讀量已超4809萬,短視頻平臺#加油小店#播放量突破850萬,實現了破圈層傳播。
本期節目,《加油!小店》去到的是一家由上海90后女生創辦的傳統手工平裁旗袍店,店主楊真真從小學習黃梅戲,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深的熱愛。當收藏到第一件古董旗袍時,她便驚嘆于它的時髦精致和其中的匠人精神,但是深入了解旗袍文化和其發展史后,楊真真發現當今流行的多是改良式旗袍,一些優秀的傳統技法沒有得到保留,因此為了讓優良技藝得到傳承,她與合伙人唐辰婕攜手創辦了碧梧里。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艱辛的。小店開業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固定的客戶只有二十位,收支嚴重不平衡,無法負擔起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月月虧損十幾萬,面臨著很大的經營危機。店主楊真真和唐辰婕因此向《加油!小店》發出“著急令”,尋求節目組的幫助。
“加油團”成員到店調研后,發現小店雖然審美在線、工藝精湛,但是兩位年輕店主在客戶管理上嚴重不足,會員信息嚴重不足,也沒有找到定位精準的客群,碧梧里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針對現存問題,“加油團”請來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市場營銷系教師孫一民和香港大學潘燊昌基金教授、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沈海鵬在理論上為小店提出建議。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他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利用現有數據建立顧客畫像;學會借力,和旗袍行業的權威機構合作,贏得行業帶頭人的扶持;針對精準客群進行宣傳,吸引顧客到店消費。
針對上述建議,“加油團”采取了三個舉措。第一個措施是幫助小店完善會員信息檔案。在這個過程中,“加油團”成員涂毓麟充分發揮數據分析方面的優勢,為小店建立涵蓋細節信息的顧客檔案,便于做有針對性的推薦,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增強顧客的黏度;第二步是尋找行業權威機構的幫助,成員黃新淳前往拜訪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長沈慧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談判技巧,盡力為小店爭取到了合作機會。沈會長也決定帶促進會的會員和模特隊前往碧梧里參加小店的旗袍文化展,實地考察小店的旗袍工藝,評估小店是否能通過促進會的入會門檻;第三步是成員宋宛穎前去尋求在時尚行業深耕多年的孫一民教授的幫助。在孫教授的建議下,“加油團”決定舉辦一場小規模、溫馨的旗袍分享活動,并邀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學員們參加,會上設置手工制作盤扣的教學環節,讓學員體會到傳統技藝的珍貴和不易。
雖然一天時間內同時舉辦旗袍文化分享課、旗袍文化秀兩場活動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六位成員進行了明確的分工,最終兩場活動都圓滿完成了,兩位店主也以自己的熱情和專業贏得了到場女士們的好感,大家紛紛表示看到了傳統旗袍文化的魅力,有意愿在碧梧里定制屬于自己的旗袍。一場黃梅戲和旗袍秀融合的藝術作品《上海記憶》則為觀眾講述了旗袍的百年發展史,阮遇和宋宛穎也穿上民國大褂和旗袍驚喜登場,這場秀也讓促進會的會員們里看到了碧梧里的誠意,認可碧梧里成為促進會的會員單位。
楊真真和唐辰婕對旗袍不只有瞬間的熱度,而是持之以恒的熱愛。“加油團”的此次助力也為小店之后的運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幫助她們在工藝、設計方面進行提升,也提供更多面向大眾的機會,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旗袍文化。
旗袍溫婉流暢,展現出中國女子的賢淑、典雅,旗袍更是一種情結,傳承的不只是一種裁制技藝,更是中國女性刻在骨子里的美。希望真真和小唐這兩位年輕而優秀的女孩能夠堅持這份熱愛,讓種在梧桐樹下的旗袍夢繼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第二期節目播出后,節目組也對阿雅西點進行了回訪。店里現在的線下客單量較之前有顯著提升,因入駐B+商城,線上的訂單量也實現重大突破,也有很多周邊社區的居民慕名前來消費。小店現在的日銷售額已破萬,完成了從瀕臨負債到盈利的轉變。《加油!小店》的幫助讓阿雅能夠繼續堅持她的夢想,讓這間甜蜜的小店再次洋溢起愛與溫暖,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