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 近期熱播的國產懸疑劇《余燼之上》迎來大結局,該劇劇情設計巧妙反轉頗多,演員陣容雄厚,以青年演員王子奇、孫陽、孫怡為核心,搭配實力派演員劉敏濤、黃維德,形成顏值與演技的雙重護航。
劇中由黃維德飾演的反派角色“納威”,如同一把淬毒的利刃,割開了人性最深處的偽善與瘋狂。黃維德以教科書級的“雙面演繹”,將演戲的癡迷、父愛的偏執、惡欲的饜足糅合成令人戰栗的藝術品,編織成一張罪惡的彌天大網,令不少網友直呼看他演戲太過癮了!
黃維德劉敏濤高能飆戲,堪稱教科書級演技大賞
黃維德與劉敏濤的對手戲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兩人的表演堪稱教科書級的演技大賞。當假納威面對戚美華時,他在光影中的侃侃而談勾勒出他對表演的偏執;而當真納威以幕后操盤者身份登場時,僅是坐在沙發上的姿態調整,就將上位者的壓迫感透過屏幕直抵觀眾咽喉。
還有最后幾集的監獄對峙戲,令人拍案叫絕!面對王子奇飾演的廖思遠時,即便被鐵證如山揭露身份,假納威仍堅持扮演“納威”。黃維德通過陰狠篤定的表情和臺詞“我就是納威”,刻畫出角色沉迷于“演員”身份,甚至將死亡視為“一鏡到底的謝幕”,顯現了人物的荒誕悲劇性。
這種"不靠臺詞靠微相"的表演哲學,在黃維德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廖知白嘲諷假納威“你就是個替身啊”、“你演的太爛了”時,后者通過陰鷙的眼神和肢體語言,展現了人物被戳中痛處時的壓抑與憤怒。
最后假納威在獄中回憶起舞臺表演的臺詞,并躬身致謝,映射出假納威將犯罪經歷比作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以死刑完成這場“演出”。演員黃維德深刻把握角色核心,用細致入微的表演展現角色對身份的自我催眠與對現實的逃避,展現了角色的復雜性。
突破自我,真正的演員不需要流量加持
當行業陷入"數據崇拜"的怪圈時,這位出道三十多年的演員正以匠人之姿開辟新的生存路徑。從《瑯琊榜》里機關算盡的譽王,到《開封府》中漸次覺醒的包青天,黃維德始終在探索表演的邊界。
值得玩味的是其近年接洽的角色,清一色是具有復雜底色的"劇眼型人物"。在《余燼之上》中,他再次突破自我:當假納威逐漸被權力異化,黃維德用獨特的"鏡像表演法"——用相同的臺詞在不同場景中呈現完全相反的情緒底色。
前期諂媚的假笑與后期陰鷙的真怒形成殘酷對照;與警察周旋時,看似隨意的肢體語言里暗藏多層次的心理攻防。這種對角色復雜性的精準把控,源于黃維德平常對人性的深度觀察。
黃維德用演技證明了,真正的演員不需要流量加持。
黃維德的演員之路也頗具啟示性,當年輕演員還在爭奪番位時,他已深諳"角色即江山"的真理。在《余燼之上》中黃維德用一場顛覆性的表演,再次證明了“演員無界”的真諦。
他褪去昔日“最帥周瑜”的儒雅光環,化身掙扎于罪惡深淵的犯罪者,每一寸眼神都寫滿人性的復雜。觀眾驚嘆于他既能以《瑯琊榜》中權傾朝野的蕭景桓震懾全場,也能在煙火氣中演繹小人物的困頓與救贖。
作為“叔圈天菜”的黃維德,在戲中無論是精致大叔的凌厲氣場,還是市井角色的粗糲真實,始終以“劇拋式”演技打破標簽。
正如《余燼之上》的結局所言:“余燼之上是新生”——他的表演生涯亦如此,每一次燃燒都迸發出新的可能。期待這位“千面戲骨”未來繼續以角色為刃,剖開更多人性的暗面與光芒,在熒幕上書寫下一段段令人屏息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