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www.zlook.com 6月25日,追光動畫電影《聊齋:蘭若寺》釋出“嶗山道士”篇預告及海報,以獨特的毛氈定格動畫風格驚艷亮相,成為國產動畫史上首部采用該美學形式的長片作品。預告中,書生王承(原型出自《聊齋志異·嶗山道士》)拜師學穿墻術,卻因心術不正撞得頭破血流的經典橋段,被毛絨質感的人物和場景賦予全新喜感,網友直呼“自帶蓬松濾鏡,連撞墻都變萌了!”
同步發布的海報同樣吸睛——前景是騎鶴騰空、得意忘形的王承,后景則是橫眉怒目的妻子大特寫,毛氈紋理的夸張表情對比強烈,完美還原原著“學道不成反遭妻嘲”的荒誕精髓。
追光“新文化”系列再升級:六種風格打造東方志怪宇宙
作為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繼《長安三萬里》后的第二部作品,《聊齋:蘭若寺》首次以“1+5”故事集形式呈現《聊齋志異》,除毛氈風格的《嶗山道士》外,還包括:《畫皮》——宋畫工筆風,女鬼更衣場景衣帶飄動精確到毫米級;《聶小倩》——水墨暈染與暗黑美學結合;《蓮花公主》《魯公女》——風格涵蓋剪紙、皮影等傳統藝術形式。
影片由《長安三萬里》導演謝君偉、鄒靖領銜六位導演聯合執導,制作團隊耗時三年,從山西古寺采風到敦煌壁畫取色,甚至為書生燈籠的紋路動用8位畫師手工繪制,力求還原東方奇幻的“縑緗”“蒼葭”等傳統色系。
技術突破:當毛氈遇見CG,碰撞出“柔軟奇幻”
“嶗山道士”單元采用數字技術模擬毛氈材質,角色動作保留定格動畫的頓挫感,卻借助CG實現流暢運鏡。預告中王承撞墻時毛發炸起的物理效果、仙鶴羽毛的蓬松質感,均達到國際一流動畫水準。
導演組透露,選擇毛氈風格是因“《嶗山道士》的荒誕感與柔軟材質形成奇妙反差”,而觀眾反饋證明這一創新成功——“本以為會是恐怖畫風,結果被毛茸茸的王承笑死”。
市場前瞻:能否延續《長安三萬里》的國風熱潮?
此前,《長安三萬里》憑借宏大的敘事、精美的畫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斬獲超高票房與口碑,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標桿之作。此次原班團隊再度集結,無疑為《聊齋:蘭若寺》的品質提供了堅實保障。從故事創作到畫面制作,從角色設計到音樂配樂,團隊將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為觀眾呈現一部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水準的動畫佳作。
結語:從《白蛇》到《長安三萬里》,追光動畫始終在傳統與現代間尋找平衡點。當《嶗山道士》里王承的“蓬松腦袋”撞碎幻境,或許也撞開了國產動畫風格化的新大門。7月12日,這場毛氈與志怪的奇幻碰撞,等你來大銀幕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