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伙伴”(My Plant Buddy)和“自然光影”(Nature’s Magic of Light and Shadow)兩大全球征集活動分別于3月16日和4月1日啟動,吸引全球網友用鏡頭記錄與植物的溫情時刻。截至6月1日,已收到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和中國9個國家粉絲的200余份投稿。
隨后以互動網頁和視頻營銷的方式,帶領粉絲全方位感受杭州生態文明之都的魅力。“觸覺”互動網頁“尋找天目山守護者”聯動天目山管理局,創新采用游戲化敘事,打造沉浸式探索體驗。用戶通過趣味交互,可深入了解天目山珍稀物種及其守護者故事。
網頁設置三大核心故事線:科研人員與當地警務人員合作研發智能防雷預警系統、修建防雷塔等保護措施,守護千年柳杉群的故事;保育團隊經過十多年努力,將極度瀕危的安吉小鯢從野外僅存200余條恢復到1000余條。植物學家秦仁昌和陳煥鏞研究和保護被譽為“地球獨子”的天目鐵木。
粉絲可通過局部特寫圖片仔細觀察柳杉樹皮的粗糙質感、小鯢皮膚的獨特觸感,還可完成千年柳杉群、萬年銀杏、安吉小鯢和天目鐵木四大珍稀物種拼圖。
視頻營銷從人類與自然相互觀望的雙重視角,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視覺”系列3分鐘專題片由英國意見領袖Lee John Barrett與天目山生態學者林曉媛聯袂呈現,深入探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杭州天目山的“鳥類居民”,生動呈現山區與城市鳥類的生態差異。
兩部創意短片中,“浮生筆記:閑看自然(Human Journal: Nature Watching)”以游客主觀視角游覽徑山花海,詮釋“花海是杭州摘下棉帽后戴上的發飾”;大樹的人類日記(A Tree’s Diary: Human Watching)創新性地以天目山“大樹王”視角,通過俯拍鏡頭記錄游客擁抱古樹、輕聲交流的溫馨場景,配合樹皮紋理、昆蟲微距等細節畫面,演繹“千年古樹聆聽飛鳥講述山外故事”的生態哲思。
“聽覺”系列通過聲音藝術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鳴。“森林的低語(The Forest is Whispering)”單元以人類角度跟隨專業錄音師深入天目山腹地收集森林密語,聆聽鳥雀啼鳴、溪水潺潺、樹葉摩挲等自然原聲,最終融合成純凈治愈的白噪音樂章。“當大樹附身傾聽(When Trees Lean in to Hear You)”單元采用逆向創作思維,以擬人化的角度讓天目山大樹“長”出耳朵,傾聽登山者的笑聲腳步聲、寺廟的鐘聲、汽車駛過、樹下人們的喧鬧聲以及山中的風聲。原來當人們專注聆聽自然時,自然早已將人類銘記。兩個單元通過聲景藝術的互文表達,構建起人與自然雙向感知的奇妙對話。
“味覺”系列圖文海報通過視覺敘事展現人植共生的深刻聯結:一組海報呈現孩子采摘柿子與茶農制茶的生動場景,展現人類收獲與植物滋養的生態循環;另一組則對照草藥救人與樹木養護,配以樹木營養注射與胡慶余堂傳承人丁光明手工泛丸的制作場景;更有樹木冬著"毛衣"與人夏享綠蔭的溫情守護。這組設計簡約的作品,以鏡像般的視覺語言詮釋了"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永恒智慧。
本次“杭州生態之旅”品牌活動創新性地通過雙向視角構建生態對話,重構人與自然關系。活動既引導人類與自然的情感聯系,又傳遞天目山專業生態知識,激發全球網友參與共創。從多感官體驗到游戲化互動,從專家解讀到大眾記錄,這種立體化的城市國際傳播新范式有效詮釋了杭州“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在全球倡導“杭式”和諧共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