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古裝神話劇《劍俠》自登陸江蘇衛視熒屏以來,憑借引人入勝的八仙凡人故事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一直穩居同時段前三名。該劇編劇簡遠信一改往日神話劇的風格套路,讓《劍俠》的故事與“雷點”絕緣,專心把劇做成接地氣的古裝正劇。
簡遠信打造古裝正劇《劍俠》與“雷”絕緣
臺灣金牌編劇簡遠信自《回家的誘惑》的收視奇跡之后,在內地電視劇市場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從那兒之后,簡遠信漸漸遠離“小三劇”,反而開始將自己的目光對準神話劇,《活佛濟公》《新洛神》等神作的相繼問世也讓他就此奠定“神話劇一哥”的地位。
簡遠信的神話劇無不以突破創新為出發點,每一部劇都會有自己獨有的特點。《活佛濟公》徹底顛覆濟公的邋遢和尚形象,以幽默搞笑的方式俘獲了無數觀眾,一度成為“消暑神器”;而《新洛神》則是融入的中國戲曲元素。
不過,在新劇《劍俠》中,簡遠信卻完全改變了此前的風格套路。據悉,此次《劍俠》雖然講述的是八仙成仙之前的故事,但是突出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內心情感。“之前的劇《活佛濟公》也好,《新洛神》也罷,之所以出現爭議無非是因為一些新元素的加入。”簡遠信表示:“我希望《劍俠》能呈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東西,雖然是八仙故事的改編,但是整體的故事風格和八仙原本的傳說風格上完全一致。”
而近年來古裝劇又有著向“雷劇”發展的趨勢,一個鮮明的標志就是臺詞太“穿越”,連古代人都能說出現代的網絡流行詞,觀眾自然覺得“雷”。針對這個現象,簡遠信解讀《劍俠》表示:“《劍俠》在臺詞上會更注意貼合古裝劇應該有的風格。在配樂方面,不會用到類似于《活佛濟公》里用來烘托幽默搞笑氣氛的配樂。而在人物設定方面,我們更多的是寫凡人的故事,這樣人物才會有人性,故事可以更加寫實一些。在我看來《劍俠》其實是一部古裝正劇。”
讓神仙成凡人 觀眾贊更接地氣
與前兩部神話劇相比,簡遠信新劇《劍俠》雖然在電視劇風格上改變套路,但是在內容上依舊遵循著自己招牌式的改編功力。據悉,《劍俠》雖然以觀眾耳熟能詳的八仙故事為題材,但是在故事劇本上卻是完全重新創作。為此,簡遠信甚至去往各地采訪采風,搜集各種八仙民間故事腳本,以便于對傳統劇本的改編。
據了解,《劍俠》故事和以往八仙過海的故事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簡遠信把以呂洞賓為代表的一眾神仙全部“貶為”凡人。“我在寫呂洞賓這個人物的時候,有很多考慮,很重要一點就是減少他的神話色彩,第一個單元故事講的是呂洞賓成為八仙之前的故事,再往后他又必須要在不使用法力的情況下度化他人,所以他必須用智慧和真情來引導他人。” 對此,簡遠信本人也做出了自己的解讀,“一方面,這部劇的重點其實是在講各種情,正因為他們是凡人,他們才會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這樣的改編是符合劇情需要的。另一方面,八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與觀眾的距離感就會少很多,從我過往的經驗來看,觀眾確實更喜歡接地氣的作品。”而從目前電視劇的收視情況來看,“接地氣”的八仙故事也正如簡遠信所預料的那樣,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呂洞賓過之后還有二仙登場
《劍俠》開播之后,憑借呂洞賓與銀黛之間的愛情故事吸引了無數觀眾,他們能否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成為了目前大家茶余飯后最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對于觀眾的熱情追捧,簡遠信卻表現得相當淡定。他甚至表示呂洞賓和銀黛的故事只是劇集的第一個小高潮而已,真正精彩的內容還在后面。
據悉,《劍俠》將播出56集,整部劇雖然看似篇幅較長,但是依然采取的是簡遠信拿手的單元式結構。也就是說,每個故事都會有新人物登場亮相,他們的命運起伏將會給劇集帶來一個又一個高潮。“比如現在第一單元講述的是呂洞賓的故事,在二、三單元里就會有呂洞賓點化何仙姑和曹國舅的故事,每個單元都有新的神仙登場亮相,用高潮迭起來形容毫不為過。”簡遠信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