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網訊www.zlook.com 由央視紀錄頻道《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組和全國多家博物館聯合推出的“青少年走近國寶”系列活動,在結束陜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院的精彩旅行之后,8月12日,到達第三站四川。節目組來到四川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館,在這里帶領現場的青少年感受國寶魅力,領略燦爛的蜀文化。本次活動由央視新聞新媒體全程網絡直播,截止到2018年8月12日晚九點半,累計觸達220.3萬, 累計觀看58.3萬,引發廣大網友熱議討論。網友紛紛表示:“這個活動讓更多孩子了解歷史,真好!”
在四川博物院走近國寶,小小講解員揭秘網紅國寶身世
在四川博物院,大家與“戰國水陸攻戰紋銅壺”、“擊鼓說唱陶俑”等國寶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雖然在紀錄片中已經領略過這些國寶們的“風情”,在節目主創與現場講解員的分享下,體驗者與線上網友們仍然再次被這些國寶的精妙和古人的智慧所震撼。
戰國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用嵌錯法記錄了戰國時代的風貌。兩千年的時光,是一片滄海,此刻,壺中一滴酒也沒有,卻盛滿了一個時代的并戈鐵馬與歌舞升平。紀錄片導演崔宇在現場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銅壺的奧秘:“壺身桑田茂密如初,說明桑田沒有改變,桑葉還在無聲地生長。但這些人已經人頭落地,那些聲音也已經隨風遠去了,但是有攻戰紋銅壺能夠記錄這一切,所以才說是“令人迷醉”的時代。”
1963年在成都市出土的擊鼓說唱陶俑,它頭戴一頂小帽子,額頭有許多的皺紋,瞇著眼睛,肩膀聳得高高的,一手打鼓一手打著棒槌,眉飛色舞地專注于演講,把說唱時人表演的形態塑造得惟妙惟肖。導演崔宇與大家分享了幕后心得:“你看說唱俑是在笑的,但實際上所有的喜劇內核都是悲劇,你看它在笑,它褲子垮在中間,它是個侏儒,但所有發笑的點在它個人身上都是悲劇。”
在三星堆博物館“穿越時空”,國寶帶領青少年感受漢朝人的巴適生活
與此同時,在四川的另一站——三星堆博物館,迄今出土最早的“餃子”、古蜀人的“火鍋”和“貨幣”、殘高3.96米的三星堆青銅神樹和57件神秘的青銅人頭像等這些刷爆戰國時期人們“朋友圈”的國寶爭相出場。
在三星堆博物館,儲藏著57件神秘的青銅人頭像。現場的小朋友看到這些人頭像紛紛表示“我總覺得它會活過來吃掉我”、“它特別像外星人”。講解員張秋介紹說:“三星堆的這種人面像給人有視覺上的沖擊力。但是你仔細去看的話,又會覺得它的五官組合到一塊兒毫無違和感。也感覺到那個時代古蜀賢明超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藝術家。”
面對三星堆人像,曾創作這集片子的導演馮雷在現場與大家分享了他的感受:“我第一次看三星堆人像是非常震驚的,有些網友覺得它們像外星人,但是經過深入的學習和了解,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具有人性的。我們這個片子最終也是找到這樣一個點,就是找到看似冰冷的青銅人像最人性的那一面。特別是這一尊人像,他們的長相更接近人類。我們看時間長了,覺得真的很像人。”
被譽為三星堆博物館“鎮館之寶”的青銅神樹,殘高3.96米,分為三個部分,下面是一個底座,呈瓊樓狀,象征著一座高山,樹是順著底座一直向上生長的。這樣一棵神樹,在古代可能是裝飾也可能是神物,承載著古人的美好心愿。
在三星堆博物館中,令人過目難忘的國寶還有很多。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董靜說:“我們三星堆博物館一直以來就有一個活動,叫三星堆文化和向陽文化的雙走近活動。至今已經接待十多萬的中小學生,讓三星堆文化在他們的體驗中得以傳承。感謝大家關注《如果國寶會說話》和三星堆博物館,希望網友們經常來三星堆博物館參觀。讓我們一起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起聆聽國寶的聲音。”
《如果國寶會說話》已經播出兩季,精美的畫面與精彩的文案相得益彰,使得網友對節目評價極高,直呼時長太短看不夠。“青少年走近國寶”系列活動,則讓更多年輕人走進博物館,近距離觀賞國寶,在他們心里種下傳承中華文明的種子。就像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謝志成所說:“以四川博物院為例,紀錄片中的銅壺以及說唱俑播出以后,我身邊有些朋友都專程打電話過來,預約要到這里觀看國寶。紀錄片的攝制播出對博物館來說是很好的宣傳,對觀眾來說也是很好的文化享受。”
下一站國寶旅行將在8月16日的南京博物院開啟。七夕,我們將看到漢朝江都王劉非送給妃子的定情信物——長毋相忘銀帶鉤,解密古人的愛情誓言。想知道更多背后的故事嗎?16日,南京博物院,《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組與你不見不散!